9月23日至25日,依托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专项——泽库县高品质饲草种植与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青海省畜牧兽医学会组织项目组成员和相关专家,在泽库县举办高品质饲草种植与加工关键技术农牧民培训和示范基地观摩会,泽库县农牧系统业务人员15人,泽库县42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业务骨干60余人,以及100余名农牧民参加培训和现场观摩。
培训班上,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研究员、青海省“三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牧草组专家刘凯强博士以《青海省燕麦品种简介及其种植加工技术》为题,就青海主栽燕麦品种特性、栽培要点、田间杂草和病害防控及青贮加工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讲解,同时结合泽库地区立地条件就如何高质量实现科学种植燕麦饲草提出可行性方案。青海大学杨伟副教授以《青海省主要饲草品种简介及其栽培、加工技术》为题,重点介绍青海高寒区主栽多年生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种类及面积,并结合泽库地区广泛种植同德老芒麦、同德小花碱茅和草地早熟禾等优良牧草详细介绍上述牧草栽培技术要点及适时收获的关键性。培训期间,刘凯强博士与杨伟副教授与当地牧草种植企业负责人和农牧民进行深入交流,详细解答选择优良牧草品种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苗期杂草防控方面的关键技术,对泽库地区燕麦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详细解决方案。项目组还免费给农牧民发放了《青海高原饲草技术手册》(藏文版)100册。
观摩会现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刘文辉研究员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泽库县示范基地2023年至2024年优良种质(燕麦和饲用豌豆)引种、饲用燕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禾豆混播饲草增产提质关键技术等方面工作的进展,以及从最佳行距、播量、减氮增施有机肥等关键栽培措施总结出的“播量270 kg/ha + 行距20 cm + 4kg/亩尿素 + 200kg/亩有机肥”泽库地区饲用燕麦增产耦合技术模式。鲍根生副研究员系统讲解燕麦和豌豆品种组合、比例搭配在增加饲草产量和提高饲草品质方面的作用。观摩期间,刘文辉副院长及项目组成员同泽库县 42 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理事长、业务骨干和农牧民进行深入交流。
通过培训观摩活动,使参加活动的农牧民切身体验到,引进的新品种无论在适应性、产量和品质方面均优于当地常年种植品种,尤其是燕麦和豌豆混播种植新技术模式对解决泽库县饲草传统种植存在的问题有积极的意义。泽库县巴滩牧场管委会主任扎西当周代表参加培训观摩的农牧民对专家们悉心的培训、指导表示诚挚感谢,希望专家们今后继续对农牧民进行种植技术现场指导,推广更多成熟的技术模式,帮助解决泽库县饲草种植企业面临的难题,进而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来源: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