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技协 > 协会动态

【专委会】中国农技协棉麻专委会联合哈拉塔勒镇棉花协会开展新品种观摩活动

创建时间:2025-09-09
分享到:

金风送爽,棉海荡漾。9月2日,在第八个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国农技协棉麻专业委员会、哈拉塔勒镇棉花协会组织协会会员召开棉花、玉米和红枣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来自种业企业、种植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共30余人穿梭于棉行、葵畔、枣园和玉米地,零距离感受巴棉67号、食葵363F、食葵361、复播玉米及灰枣的最新长势与丰收在望的美好图景。

一、棉花新品巴棉67号:单株结铃15个,亩产600千克触手可及




在巴棉67号展示区,连片棉株健壮挺拔、叶片深绿,伏桃满腰。经现场随机取样测算,平均单株结铃14~15个,比常规品种增加6~7个,比一般品种增幅七成多。“按当前长势测算,籽棉亩产有望突破600千克高水平。”协会会员洪刚介绍:“巴棉67号兼具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耐高温和省水节肥的优势。春灌造墒,替代冬灌,全期节水120m³/亩。基施有机肥+菌剂,减盐促根,每亩少施5千克尿素。今年在喀拉塔勒镇示范种植初试锋芒,表现十分抢眼,必定成为预定爆款。”(图1)

图1  9月2日,中国农技协棉麻专业委员会、哈拉塔镇棉花协会组织会员观摩棉花新品种和栽培管理方法

二、食葵新品种363F、361:花期旺盛、整齐度高,预测亩产240千克稳收  

穿过棉田,一抹金黄映入眼帘——食葵363F、361正处盛花期,花盘硕大、茎秆粗壮。协会副理事长徐全虎随手拔起一株,只见根系发达、无倒伏。徐全虎介绍:“今年采用播前一次立苗水,全期可以减少灌水1次,亩节水40m³;花期采用蜜蜂+无人机双授粉,结实率能提高6-8%。”363F和361生育期短、籽粒饱满,颗粒大,预计亩产240千克,每千克订单收购价12元左右,亩纯收入可达2800元以上(图2)。




图2 9月2日,中国农技协棉麻专业委员会、哈拉塔镇棉花协会组织会员观摩食葵新品种和管理方法

三、红枣品种灰枣:市场平稳,枣农腰包更鼓  




在红枣精品示范园,一串串灰枣缀满枝头。“今年灰枣坐果率高、裂果率低,主要是花期“无人机喷硼+蜂”保坐果,膨大期“水肥一体”控氮增钾,转色前“防裂三件套”——钙硼镁同补,商品率可达85%。”协会会员韩亿华介绍。预计灰枣地头收购价在每千克7~10元,较去年持平略升(图3)。

图3 9月2日,中国农技协棉麻专业委员会、哈拉塔镇棉花协会组织会员观摩红枣新品种和栽植管理新方法

四、复播玉米:长势喜人,秋粮丰收底气足  

麦后复播玉米田里,玉米株高已达2米,棒三叶平展,灌浆鼓粒正当时。玉米品种KWS3376,播期控制在7月10日前,亩保苗5000株,预计亩产450千克(图4)。

图4  9月2日,中国农技协棉麻专业委员会、哈拉塔镇棉花协会组织会员观摩复播玉米新品种和栽培管理方法

五、现场互动:直面问题,运筹2026年

观摩结束后,参会人员在棉花协会办公室召开座谈会,一场“干货”十足的内部交流会随即展开。大家围坐成圈,直奔主题、干货互递。中国农技协棉麻委员会副理事长、喀拉塔勒镇棉花协会理事长朱清宏指出:“经过今天的观摩活动,总结2025年各作物各品种种植表现,轻简栽培管理、降本增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下一步协会将围绕“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品种布局,强化轻简节本技术管理,确保2026年更上一层楼。”

棉海欢歌,沃土生金。喀拉塔勒镇棉花专业技术协会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按下2026年产业结构优化“快进键”,让种植业高产高效成为乡村振兴最亮底色。

(来源:中国农技协棉麻专委会)

202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