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技协 > 协会动态

【小院英才】——广西兴宁富凤鸡科技小院张浪 从养鸡场里走出的青年兽医拔尖人才

创建时间:2024-12-12
分享到:

这里有青春如火的诗篇,西大人的热爱与梦想在灿烂的青春中传递着榜样的力量!本期“君武新青年”人物专栏,带你走进动物科学技术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张浪不断实践与探索,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在西大

有这样一位青年学子

他怀揣着对兽医专业的热爱

扎根基层

用科技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获得2024年度中华青年兽医拔尖人才卓越奖

“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并多次在各类科研实践竞赛中获佳绩

他就是张浪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95后博士研究生

青涩少年“自找苦吃”

“回想当初的那个决定,感觉真的是在自找苦吃,但我却从未后悔。”

2020年5月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与广西富凤集团合作筹建科技小院

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打造人才培养和实践平台

培养应用型人才,解决生产需要

提高农民生产效益

面对这一初创平台

张浪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感恩老师给了我开放的平台,以及巨大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有机会和勇气在实践中探索,在挑战中成长。”

在导师陆阳清教授的鼓舞下

张浪成为了科技小院的第一批入驻学生

“在科技小院的日子里,我的主线任务⼀直都是养鸡。一开始动手能力真的很欠缺,实践能力弱,最基本的采血、采精、解剖等都不会。”

厂里面技术员轻轻松松地完成的每项检测指标

他却非常慢,而且由于经验不足

手上布满各种磨出的水泡和鸡啄的伤口

为了训练实践动手能力

每天强迫自己一有机会就练习抓鸡

工作上也积极主动帮助他人

他认为“只要积极帮助他人,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倾囊相授帮助自己。”

随着时间推移

他的各项实践技能也从最初的笨拙变得轻车熟路

很多时候动手能力速度是别人的两倍

解决问题能力也变强

从以前的向别人学习

到现在教授别人的转变

他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

充实了自己,提高了自己

他的学习精神、科研素质、动手能力让厂里其他工作人员都称赞不已:

“是积极乐观,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的小张。”

“我和养鸡场里30万只鸡朝夕相处,摸鸡,抓鸡,有时候还要摸粪,这些都是刚到小院时最基础的工作。有段时间,手上基本没有好的地方,都是被鸡啄的、踹的、抓的各种伤口。”

张浪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公鸡雄性机能

他每天都会抓近3-400只公鸡进行研究

而公鸡野性很强,也很凶悍,随时会攻击人

而且会群体“起哄”

一只公鸡发生异常尖叫时

所有公鸡就像“打抱不平或看热闹一样”

全体激扬开始起哄“暴动”

吵得人头昏眼胀

“不知道是不是我身上有什么特殊的气味,后来场里的鸡闻到是我来了,都有点怕我似得逃开。”

以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各类挑战

用勤奋和智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之后

张浪逐渐成长为养鸡的半个专家

以科技为翼,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

广西大学新增兽医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张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深造

成为了首批兽医专业博士中的一员

他坚定地说:

“我想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访调查时

张浪发现不少农户搭建的避雨鸡舍存在环境问题:

“地面全是湿答答的粪便,臭味刺鼻。不仅喂鸡时很难受,还会滋生细菌,鸡容易染病导致体弱甚至死亡。”

为了解决改变这一现状

张浪查阅文献,展开了针对性实验

花费半年多时间去优化发酵床技术

探索形成“多元融合高效养鸡六步走”模式

通过六位一体(品种、营养、疾病、繁殖、管理、环境)全方位养鸡助农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改善了臭味难题

降低疾病发生率10-20%

肉鸡出栏率提高5%以上

这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使得技术刚推广时

就有80多家农户争先使用

今年5月,富凤鸡科技小院

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小院工作案例”

相关事迹被

《中国三农发布》《中国科技网》《广西卫视》

《南方农事》《科技日报》等媒体报道20余次

作为“新农人”

张浪在乡村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扎根泥土

用他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

为农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

在科研实践领域

张浪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赞誉

他先后获得“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科技小院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铜奖

广西大学“向上向善好青年”

中国农技协“优秀研究生”

中国农技协“最美研究生”等奖项荣誉

“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而已。”

然而,张浪并没有因此而沉溺于荣誉的光环之中

对他而言,这些荣誉背后更重要的是

他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深深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始终是他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张浪深知

要想真正惠及广大农户

就必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民能够掌握的技术

他积极参与技术推广和农户指导工作

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

每年培训农民养殖与疾病防控技术近1000人

在他的帮助下

许多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我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所学的知识融合应用于生产,然后再步步创新,服务好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技术创新再带动乡村振兴,形成四农融合‘农业进农村,农人做农业,农村留农民,农民爱农业’。继续扎根基层、以服务农户为目的,用科技的力量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

张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激励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去

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人才是首要。乡村振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人才,需要有更加省时省力的智慧农业新技术,需要有更多的可提供就业岗位的产业入驻。”

在张浪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西大青年的担当和使命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

他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造辉煌

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来源:广西大学公众号)

202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