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院士、松光主任,我们这次来,就是代表家乡人民送上问候!”
日前,当阳光穿过椰林洒在窗前,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中国热带农业研究院的一间会议室里,岳阳市科协工作人员郑重送上慰问。岳阳籍院士专家黄三文、谢松光接过信,轻轻点头,动容地说:“不论在哪里,我们始终心系家乡,只要岳阳有需要,我们随时都愿意出一份力!”
这份跨越千里的行程,只为致敬这群默默耕耘的科技人。
2025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连日来,岳阳以一系列有温度、有广度、有力度的行动,致敬每一位为城市发展默默付出的科技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关怀下,在市科协精心组织下,一场场暖心走访、一轮轮思想交流、一幕幕科普互动,不仅汇聚起“科技强国”的奋进力量,也写下这座科创之城敬才、重才、爱才的深情注脚。
礼敬有为者 走访慰问显温度
“你们为这座城市的发展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值得被看见、被尊敬!”在岳阳昌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市科协一行正在慰问一线科技工作者刘文瑞。得知他正带团队研发新材料,市科协负责人详细询问项目进展,并送上节日祝福。刘文瑞神情动容:“这不仅是鼓励,更是鞭策。”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岳阳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致全市科技工作者的慰问信,向奋战在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科技人才表达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慰问信通过岳阳日报、社交平台等多种方式广泛传递,并专门寄送给全国300余名岳阳籍院士专家,许多专家感言:“字里行间都是乡音,是家乡对科技的珍视与牵挂。”
除了“走出去”,岳阳同样注重“讲出来”。今年,市科协与岳阳日报深度联动,开设“洞庭星光”专栏,系统报道基层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讲述他们如何在实验室与田野之间奔走,在山水湖田之间创新,以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让科技之光照进千家万户,成为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研的灯塔。
岳阳的诚意,不只体现在礼遇上,更体现在行动中。一场场暖心举措,彰显的是“让科技工作者有地位、有平台、有温度”的理念,既温暖人心,也厚植创新沃土。
聚力创未来 思想碰撞启新篇
5月30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岳阳市科技人才沙龙暨市情调研在户外举行。4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人才围坐一堂,围绕“科技创新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展开思想的激烈碰撞。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什么?”“企业科研如何更好对接基层应用场景?”“岳阳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上还有哪些突破口?”讨论中,既有理论交锋,也有实践对接,一位青年科研人员感慨:“这种跨界交流太难得了,不同领域的观点交错,很多困惑豁然开朗。”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陆续开展“科技工作者座谈会”或调研活动。汨罗市科协围绕“科技+乡村振兴”邀请科技特派员座谈,提出多条基层科研服务建议;君山区、华容县评选宣传本地优秀科技工作者,用榜样力量引领更多人投身科技实践。
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来自于人才的智慧激荡,也离不开组织的精心呵护。这些活动不仅拓展了科技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更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明确了“科技向哪发力、服务向哪聚焦、资源向哪倾斜”的关键航向。
服务润人心 科普行动见真情
“叔叔,这个仪器有什么用?”“医生您好,这个药贴要不要配合按摩?”5月30日下午,在洞庭南路中医药义诊市集上,孩子与家长围在特色诊疗摊位前,好奇又专注地与中医专家互动。艾灸、耳穴、闻诊体验……市健康促进会和市中医药学会联手打造“国粹集市”,为旅发大会注入浓浓“科技+文化”烟火气。
在平江县,科技志愿者走进山区学校,带去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学生围在志愿者身边惊叹:“原来身边处处是科学!”而在湘阴县的夜市广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宣传展架下,义诊、文艺表演和健康知识讲座交相辉映,成了夏日街头最热闹的一角。
一地一活动、一站一亮点,各地科协将“科技三下乡”“科普进社区”“专家义诊”“科学家精神宣讲”等活动与本地实际深度融合,不拘泥形式、不流于表面,把科学真正送到百姓身边、送进群众心里。
从儿童到老人,从课堂到街头,科技志愿服务温润民心、润物无声,也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夯实了基础。这不仅是一次科普普及,更是一次群众对“科技服务美好生活”的具体体会与热情回应。
市科协表示,将持续以服务科技工作者为天职,推动“人才工作站、科普服务站、科技志愿服务站”建设提质扩面;将不断提升“洞庭星光”宣传品牌影响力,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七个岳阳”建设中争做开路先锋、主力军和筑梦人。
科技创新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时代使命。巴陵大地,风起云涌,正以矢志不渝的决心,拥抱科技、礼敬人才、服务创新,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洪流中写下属于岳阳的热血篇章。(岳阳市科协 田卓灵 姚佳慧)
(来源: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