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025年内蒙古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交流活动举办,来自全区各盟市科协的150名科普工作负责人参加活动。
会议表示,兴安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发挥兴安盟在生物育种、黑土地保护、优质作物品种培育等领域科技优势,强化科普宣传、优化科技服务,积极探索“科普+红色”“科普+农旅”等模式,推动全域科普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科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区科协组织要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己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围绕五大重点人群,积极担负起科普事业主要社会力量的重任,为全力推动公民科学素质跨越式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并提出要求:一是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丰富科普手段,掌握科普需求,完成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新任务。二是要将主责主业同当前的形势任务结合起来,同科普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同公众需求和接受方式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探索实践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活动为期三天,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挺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进行深度解读、内蒙古大学教授何生海作题为“内蒙古数字赋能边疆安全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讲座。来自广西百色、安徽滁州和内蒙古通辽市、包头市、兴安盟突泉县等9个盟市、旗县科协的相关人员进行了现场经验交流,围绕“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典型案例”开展分组研讨。活动组织参会人员实地观摩兴安盟特色科普教育基地、学会和协会科普阵地等科普场景,共享实践经验,共谋发展路径。(李琳 编辑:赵乐文)
内蒙古科协供稿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9月1日